(梵蒂岡新聞網)喬瓦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 1427年-1516年)的畫作《哀悼基督的死亡》大約在1475年完成,畫中的人物除了有被釘死的基督外,還有阿黎瑪特雅人若瑟、尼苛德摩和瑪利亞瑪達肋納。這幅作品如今收藏在梵蒂岡博物館的美術館内。
哀悼基督死亡的畫面既感人又和諧,表達出基督全然接受天父的旨意,直到最後的祭獻:這從畫面人物無聲的哭泣和極度的悲傷中反映出來。畫中沒有聖母,只有阿黎瑪特雅人若瑟、尼苛德摩和瑪利亞瑪達肋納,她淚痕滿面,輕輕地為基督手上釘孔的傷口塗油。
正如佛蘭芒藝術那樣,在貝利尼的作品中也是根據效仿眼淚的理論來描繪淚水,為激發觀看者的憐憫和參與,促進虔敬者在靈性道路上日趨完善。
“我們當然需要經過死亡,但可以肯定的是,當這可朽的肉身披上不可朽的衣裳,這必死的肉體就能進入永生,我們就能享見天父。到那時,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到死亡已被勝利所吞沒,我們就能以挑戰的姿態,毫無畏懼地質詢:死亡啊,你的勝利在哪裡?死亡啊,你的毒刺在哪裡?”
(若望保祿二世,1999年6月2日公開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