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麥隆一天主教學校設“願祢受讚頌”課程,培育學生對“生態歸依”的認知
穆妞伊·默西·韋爾內伊(Munyuy Mercy Vernyuy)
非洲喀麥隆石桑的天主教健康科學學校響應教宗方濟各《願祢受讚頌》通諭的號召和教導,開設了一個名為《願祢受讚頌》的課程,來培育學生對生態歸依的認知和實踐。這所健康科學學校由方濟各第三會的修女主持,她們在培育工作中添加了“攜手同行,走向天主創造的福音”項目。該項目由紀文修女於今年3月開啓,獲得正義、和平、天主創造的完美委員會支持。項目的宗旨是促使人們對《願祢受讚頌》通諭的認知和瞭解,並為學生提供實踐生態歸依的實驗。開創這個項目,也是回應教宗方濟各的呼籲:重新喚醒對青年的責任,以及增進對涵蓋所有人的培育工作的熱忱。
在方濟各第三會的維薩尼鶩伊修女和兩位方濟各加布遣會士的帶領下,學生們認識了照顧環境的重要性、人類行為對地球的影響等重要知識。兼任健康科學學校婦產科主任的維薩尼鶩伊修女在談到生態歸依的重要性時指出:我們的地球正面對許多生態方面的挑戰,我們有責任盡環境保護者的義務。我們通過教育和實踐,可以啓發年輕一代,促使他們照顧我們的地球,並為一個可持續的未來作出行動。
《願祢受讚頌》項目的課程是在戶外進行,學生、教員齊集在學校前面一棵大樹的樹蔭下,開始進行反思。教員請學生坐下,靜聽風聲,吸氣呼氣,細心觀察環繞自己的大自然,查看土壤並思考它受到多大的濫用。隨後,大家一同參觀學校的菜園並收集農作物。這樣,便能吸引他們對生態的關注,也能幫助他們與大自然及大地母親連結在一起。
由於天主教健康科學學校與鄰近的聖伊薩貝爾醫院皆由方濟各第三會的修女負責管理,因此,學生也可以在這家公立醫院實習,他們因而有機會向醫院中的待產婦女和新媽媽們講解某些人為行動對大地母親造成的後果,和帶給這些婦女及她們的子女的不良影響。
此外,課程中也綜合講解《願祢受讚頌》通諭的內容,並著重談論“窮人和受傷的大地母親的吶喊。教員也為學生們介紹聖方濟各的生活方式,鼓勵學生們致力於具可持續性的實踐,如:植樹、 種花、製造天然肥料、節省能源、降低污染。一名女學生在接受培育後說,她要去和病人談如何照顧人類大家庭這個重要課題。
方濟各第三會的修女們在喀麥隆除了健康科學學校外還負責了12所高中,4個醫療機構。她們也從事牧靈和社會性工作,照顧老年人、難民、移民、孤兒等。修女們也在非洲其他國家中服務。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