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與信友 教宗與信友 

教宗:疫情後的重啟應秉持責任感,而非自私心態

在一封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署名的信函中,教宗方濟各降福里米尼大會的與會者:為促使社會重新運作,固然需要運用各種資源和方法,但首先需要的是那些勇敢說出「我」的人,他們用生命傳達出一天可以在希望中展開。

(梵蒂岡新聞網)重新出發時,應當秉持集體的責任感,而非自私的心態。這是教宗方濟各對第42屆里米尼各民族友誼大會與會者的囑咐。本屆大會於8月20日至25日舉行。在活動開幕前夕,教宗方濟各在一封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署名的信函中問候與會者,並敦促他們發揮手足情誼和社會友情來克服新冠疫情造成的危機。

本屆里米尼大會的主題是「說出『我』的勇氣」,擷取自哲學家克爾凱郭爾(Søren Kierkegaard)的日記。教宗指出,這個主題在此時此刻意義非凡,因為「現在是要邁出正確步伐、重新出發的時刻,不可浪費疫情危機帶來的這個時機」。「重啟」不會自動發生,因為「人的每個舉動都蘊含著自由」。本篤十六世闡明,「在基本的決定上,自由必須假定每個人和每個世代都是新的開始」;「自由應不斷為了『善』而被克服」(《在希望中得救》通諭,第24號)。在這層意義上。「勇於冒險的膽量首先是個自由的舉動」。

這封信函提及教宗方濟各在2020年3月至4月首次封城期間的話語,告誡眾人「比這次危機更糟糕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浪費機遇的悲劇」。信函指出,「新冠疫情使得人們必須遵守物理距離,但是疫情也讓人、讓每一個『我』再次享有中心地位,激發許多人的覺醒,使他們提出有關生命意義、生活價值的重要問題。疫情也激起人們的責任感」。

「很多人在各種處境中為此作出見證。面對疾病和痛苦、面對需求的浮現,很多人不但沒有退縮,反倒說出:『我在這裡!』」信函表示,「社會急切需要人們負責任的臨在。缺乏人性,就沒有社會,而是存在著一群不知道為何相聚的生物偶然地聚集在一起。唯一使他們相連結的,或許只剩下自私自利的算計和片面利益。這使他們對一切、對所有人變得冷漠」。

再者,「對權勢和金錢的崇拜,傾向於跟個體打交道,而非與人締結關係。換句話說,對權勢和金錢的崇拜會找上那些只顧自身需求和主觀權利的『我』,而非那些向他人開放的『我』。後者會延伸出去,組成那懂得手足情誼和社會友情的『我們』」。

因此,教宗孜孜不倦地「警惕那些對大眾負有責任的人要當心那把人用過即丟的誘惑」。「在我們所經歷的這段時期過後,或許更凸顯出人恰恰是一切能重新出發的起點」。「為促使社會重新運作,固然需要運用各種資源和方法」,但是「首先需要的是某個人秉持責任感、而非自私心態,勇敢地說出『我』,用自己的生命傳達出一天能在可靠的希望中展開」。

那麼,說出「我」的勇氣從何而來呢?信函指明,這份勇氣通過「相遇」而來。因著相遇,「『我』有機會作決定、有能力去接納。說出『我』的勇氣在面對真理時萌生,而真理就是一種臨在」。「自從天主降生成人、居住在我們中間的那一天起,祂就讓人類有機會在跟隨祂死而復活的聖子時,走出恐懼、找到善的力量」。「人們一旦受到基督所觸動和改變,便獲得與永生天父的父子關係。而這父子關係帶給『我』具體的意義,使『我』擺脫恐懼,並讓『我』懷著積極的態度向世界開放」。

為此,「基督徒勇氣的深層原因就是基督」。復活主基督是我們的安全依靠,祂「讓我們體驗到深切的平安,即使處於生命的風暴中也不例外」。在信函的結尾處,教宗祝願在本屆里米尼大會期間,主辦方和參與者能「為福音的喜樂作出活潑的見證」,讓人看到「福音的喜樂注入一股大膽走新道路的勇氣」。這封信函最後引用《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寫道:「我們必須有勇氣去找出那些對他人特別具有吸引力的新標記、新象徵和新血肉。」(參閱:《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第167號)「這是聖父教宗期許里米尼大會能為重啟作出的貢獻」。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

2021 August 20,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