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主持追思彌撒 教宗主持追思彌撒 

教宗主持追思彌撒:生命的最終意義如同十童女,必須“出去迎接新郎”

在為這一年去世的樞機和主教們主持的追思彌撒中,教宗提到準備與耶穌最終相遇的重要性,指出不可度一種缺乏愛的平淡生活。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11月3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追思彌撒,紀念在這一年中去世的9位樞機和154位主教。教宗以彌撒選讀的《瑪竇福音》為省思的題材,表明生命的最終意義如同十童女的比喻,必須“出去迎接新郎”(廿五1)。這新郎就是“愛了教會,並為她捨棄了自己”的耶穌(弗五25)。

教宗指出,“走出去”是所有人的一項召叫,“走出母親的懷抱,走出自己出生的房屋,從兒少走向青年,再從青年走向成年,直到從這個世界離去”。對福音的使徒而言,走出去便意味著“從自己的家庭走向教會派遣我們前往的家庭,從一項服務走向另一項服務”。這是一個持續不斷的走出去,一直走到“最後的行程”。

因此,活著就是“每天都在為婚宴作準備”,為與耶穌的最終相遇作準備。“最後的結局照亮此前的一切。就如播種要由收穫來判斷那樣,生命旅程也是由最終的目標來作出定論”。在我們的使命中,在所有會議、所要籌劃的活動和該當處理的事務的背後,不應忘記那連貫一切的線索正是我們對新郎的期待。

《福音》提醒我們,對等待參加婚宴的童女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衣裳,也不是油燈,而是放在小罐内的燈油。教宗指出燈油的3個特性。首先,它雖然“並不起眼”,但為照明卻是決定性的因素。天主看的不是外表,而是内心。

“世界所尋求和所炫耀的名譽、權力、外表和光榮都將過去,絲毫不會存留。遠離世俗的外表是為進入天鄉作準備的必要條件。我們必須抵拒那讓人注重外表的‘粉飾的文化’。在天主眼裡,人的内心是貴重的,應加以淨化和守護;天主不看那稍縱即逝的外表。”

燈油的第二個特性是“讓自己耗盡”。教宗表示:“只有燃燒自己才能照亮。生命也如此:只有讓自己耗盡,把精力花費在服務上,才能傳播亮光。活著的秘訣在於為服務而生活。服務是向永恒的婚宴出示的入場券。在永生的門檻前一生所能存留的不是我們賺取了多少,而是我們給予了多少。”

教宗強調,“服務需要付出代價,因為這意味著消耗自己、讓自己耗盡”。在我們的使命中,“不需要那種不是為服務而生活的人。誰過於愛惜自己的生命,就會失去這生命”。

燈油的第三個特性是“作準備”,因為愛雖是出自本能的,但不是能夠“即興發揮”的。教宗說,“一個人的具大誘惑是平平淡淡地度一生,缺乏愛,如同一個空罐子,一盞熄滅的燈。若不在愛上投資,生命就會死亡”。

因此,“受邀與天主參加婚宴的人不可度一種靜止不動、平庸和周而復始的生活,生活沒有動力,只尋求微薄的滿足和現世短暫的認可。這是一種乏味、墨守成規的生活,只滿足於盡自己的職責卻不奉獻自己,這與新郎不匹配”。

2018 November 03, 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