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主教座堂失火現場 巴黎聖母主教座堂失火現場 

從聖座到教科文組織:異口同聲為巴黎聖母主教座堂呼喚希望

巴黎聖母主教座堂發生火災後,聖座幾位首長接受本網採訪,呼籲衆人懷抱希望。

(梵蒂岡新聞網)從巴黎聖母主教座堂失火的事件中喚起了希望、關懷和團結的意識。聖座文化委員會和聖座神聖考古委員會主席拉瓦西(Gianfranco Ravasi)樞機、聖座文化委員會和宗教交談委員會榮休主席普帕爾(Paul Poupard)樞機,以及聖座常駐聯合國巴黎教科文組織觀察員弗洛(Francesco Follo)蒙席4月16日向本網作了上述表示。

正在出席教科文組織執行委員會會議的弗洛蒙席透過電話告訴本網,這個聯合國機構4月17日將對巴黎聖母主教座堂作出具體的關懷行動。他說:

“在意大利、法國和聖座的提議下,教科文組織通過在文化和經濟上提供支援的聲明。此外,我們全體人員明天將前往聖母主教座堂前表達我們對法國教會和人民的關懷。明天上午我們將在主教座堂前的廣場上表達這團結互助的心願,以此激發隨後的具體行動。所有58個執行委員會成員國都將參加這項行動,不僅是那些基督信徒占多數的國家。中國也將參加。”

弗洛蒙席繼續表示:“這座聖母主教座堂的文化和宗教價值得到了認可:我在發言中強調了她在詞源學上具有象徵意義的原因。‘象徵’一詞源自希臘文(symbállō),表示放在一起。這座堂的象徵不僅給出一幅圖像,也表達教會將天主子民,包括無信仰者聚集在一起:在這個場所面前,有一種以文化為基點的合一。”

拉瓦西樞機則從“社會鏡子”的視角談這場火災,指出巴黎聖母主教座堂如同一面“社會的鏡子”,反映了歷史的滄桑,但結局“總是復活”。樞機表示:

“我認為這件事具有兩個層面。一方面,當然很悲慘,因為具有象徵意義的建築倒塌了,法國這個在政治和宗教上具有偉大標誌之一的場所深受創傷。但另一方面,卻是希望和安慰,因為在歷史,在巴黎聖母主教座堂的歷史中,就如每面社會的鏡子那樣,也總是反映出滄桑的一面。在歷史上有許多創傷,有時甚至接近死亡,但最後總是復活。因此,我認為最終還是應向前瞻望。現在可能很難作出預測,但將來我們仍舊能夠跨入這聖殿非凡的内部空間。”

在這場火災中,聖母主教座堂内的許多珍寶獲救,其中包括耶穌茨冠的碎片,這也是令人感到安慰的標記。拉瓦西樞機對此表示,“一般而論,重要的因素正在於此:一座聖殿倒塌,但沒有完全夷為平地,有些聖物存留下來,它們是聖殿的心臟,也體現出她的美輪美奐。美麗的物品能被損傷,留下刻痕,但總是保持其效力”。

“類似的情況在這一次也發生了,尤其透過這個具有象徵意義的聖物得到了證實。這是一個具有傳統的象徵物,但在某種意義上它幾乎是主教座堂的心臟。這令我們懷抱希望,堅信座堂的身體隨著這個心臟脈搏的跳動,仍繼續生存。”

最後,法國籍的普帕爾樞機談到他在這個事件中的感受。他說:“我收到了意大利和其他遠方朋友們的問候,他們與法國人民共同分受因聖母主教座堂失火而感到的痛苦,將這場悲劇看作是自己的,這令我很感動。我無法相信我所看到的畫面,最終還是在祈禱中屈服了。看到另一個沒想到的畫面,又令我感動萬分:數百人,尤其是青年跪在燃燒中的聖母主教座堂前祈禱。在這悲劇的中心,最強烈的火焰是信德的火焰,它透過愛喚起了希望。”

2019 April 16, 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