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將臨期第一場講道 將臨期第一場講道  (Vatican Media)

教宗府講道神師將臨期第一場默想:天主有許多救贖的方式

坎塔拉梅薩樞機舉行了將臨期第一場講道,省思了跨宗教對話。教宗方濟各也在場聆聽。

(梵蒂岡新聞網)跨宗教對話與福傳並不對立,而是確定福傳的方式。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Raniero Cantalamessa)樞機12月2日在保祿六世大廳為聖座部會的首長們進行了今年將臨期首次講道,教宗方濟各也在場聆聽。樞機表示,耶穌派遣門徒們“去使萬民成為門徒”(瑪廿八19),這無疑保持其永恆的效力,但需要在其歷史環境中加以理解。

樞機解釋,在當時的語境中,“萬民”是一種表達方式,說明耶穌的訊息不是僅針對以色列,也面向整個世界。耶穌的話“對所有人永遠有效,但對於已經信奉其它宗教的人,需要予以尊重、耐心和愛”。亞西西的聖方濟各領會了這一點並付諸實行。他在《會規》中提出“去和阿拉伯人及其他異教徒接觸的兩種方式”。首先是不要爭吵,而是接受“因天主的愛而受造的每一個人”,宣認自己是基督徒。其次,一旦“看到上主喜歡,就宣講聖言,使他們相信全能的天主父、聖子和聖神”。

樞機由此談到“去使萬民成為門徒”的現實意義。他說,“如果相信基督是得救的信仰,那麼如何看待那些沒有機會相信祂的人呢?”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信仰也是多元化”的社會中,神學,包括東方和西方的,天主教和新教的,“實際上只是在基督信仰生存的世界中發展起來的”。過去“也知道其它宗教的存在,但這些宗教從一開始就被視作虛假的,或根本不被重視”。除了理解教會的方式不同外,眾基督徒都深信“教會之外無救恩”(Extra Ecclesiam nulla salus)這個傳統上公認的道理。

樞機強調,“如今不再如此”。一段時間以來,一直進行“宗教之間的對話,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並承認臨在於每個宗教的價值”。在天主教會方面,梵二大公會議《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成為起點,而且“這樣的方針也是歷史上所有基督信仰教會的共識”。我們以這種承認的態度,表明“相信教會之外的人也能得救”。

坎塔拉梅薩樞機進而詢問,在這種新的願景中,“教會之外無救恩”這一傳統的公理豈不是存活在“信仰之外無救恩”這一公理當中?他說,在一些基督信仰環境中,基督信仰實際上是“占主導地位的教義,這成了致力於傳教的動機”。不過,如此一來“救恩在起點上就被限制在少數人身上”。這不僅“首先曲解了基督,把大部分人從祂那裡除去”。

樞機表示,我們不能相信“耶穌是天主,卻又將祂的顯著性只局限在狹窄的範圍”。樞機引用《聖經》指出,凡不認識基督,卻憑著良心行事(參閱:羅二14-15)、向近人行善(參閱:瑪廿五3)的人,是天主所喜愛的。在《宗徒大事錄》中,伯多祿也說“天主是不看情面的,凡在各民族中,敬畏祂而又履行正義的人,都是祂所中悅的”(十34-35)。

此外,一般來說,信奉其它宗教的人“相信天主存在,且信祂賞報尋求祂的人”(參閱:希十一6),因此踐行《聖經》“視為每個信仰基本且共同的主張”。這對猶太教弟兄們尤其如此,他們相信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的天主,也是我們基督徒相信的同一個天主,這個天主“有許多我們無法想象的救贖方式。祂建立了祂的恩典‘渠道’,但沒有將自己束縛在其中”。救恩的卓越渠道之一是“痛苦”。

在基督“本身承擔了痛苦並將之贖回之後,痛苦也以自己的方式成了救恩的一件普遍聖事”。“各種痛苦,不僅是基督徒的,都以某種方式奇妙地‘補充基督的苦難所欠缺的’”(哥一24)。因此,“教會慶祝諸聖嬰孩殉道,儘管他們不知道自己是為了而基督受苦!”說到這裡,樞機表示,“我們相信所有得救的人是因著基督的功勞而得救”。因此繼續不斷地“向每個人宣講福音”是“必要的”。

坎塔拉梅薩樞機最後指出,傳福音的動機“應該改變,但改變的不是這個事實”。在這一願景中,我們必須“繼續宣揚基督,但不是為了一個消極的理由,也就是:不傳福音的話,世界將被定罪;宣揚基督是為了一個積極的理由,即對每個人來說,耶穌是無比的恩典”。

鏈接網址:www.vaticannews.cn

2022 December 03, 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