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博物館的起源

梵蒂岡博物館起初是教宗的私人藏館,今天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和文化中心,向世界敞開大門。

(梵蒂岡新聞網)從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宗收藏,到現代博物館學的誕生。在溫克爾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考古研究的推動下,博物館於18世紀歐洲人“壯游”(Grand Tour)的目的地——教宗之城梵蒂岡誕生。

讓我們回到1506年1月10日。在羅馬奧皮奧丘陵(Colle Oppio)葡萄園幹活的幾個工人為他們鐵鍬下碰到的硬物煩惱的時候,一個雄偉的大理石群正在散發光芒,學者和藝術家立刻認出它就是公元1世紀下半葉老普林尼在提圖斯皇帝之家“Titi imperatoris domo”中描述的拉奧孔。時任教宗儒略二世(1443-1513年)毫不猶豫地接受了米開朗基羅和朱利亞諾·達桑加洛的建議,購買了這塊精美的大理石,透過這一極具溝通能力的形象,向世界展示他的牧職和异教之城羅馬之間的連續性。

維吉爾在《埃涅阿斯紀》中叙述的這位特洛伊祭司拉奧孔,極力呼籲人們不要相信木馬,並因此而慘遭殺害。這個故事後來於公元前40至20年間在羅德島被雕刻成藝術品,它實際上是羅馬城建立的前提。教宗儒略二世在伯拉孟特的幫助下,於梵蒂岡山上的橘子花園和樹籬花園中,展出拉奧孔與他的兒子被海蛇纏繞而死的雕像組。這裡還系統性地陳列了其他一些珍貴的雕塑藏品,並由此誕生了雕像庭院的名稱。在儒略二世之後,美第奇家族的教宗良十世和克萊孟七世,以及保祿三世,延續了這一傳統,將這個外交場所變為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必不可少的求學之地。

對世俗藝術的興趣在反宗教改革時期受挫,但在18世紀克萊孟十一世教宗 (Clement XI ) 重新賦予古代雕像主導地位。他非常關注著名雕像的保護狀况,像埃及艶后(Cleopatra);設置了欄杆,安裝來自君士坦丁大殿庭院的青銅松果,推動以考古的方式來研究梵蒂岡圖書館所藏的希臘文和拉丁文手稿。在羅馬向公衆開放古物收藏的想法就是在這段時期形成的。於是克萊孟十二世教宗(Clemente XII )於 1734 年開設了世界上的第一個博物館——卡比托利歐博物館。

教宗國是博物館學的發源地,並很快成為國際典範,成為第一個通過立法來保護藝術遺産的國家。現任梵蒂岡博物館希臘和羅馬文物部助理館長克勞迪婭·瓦萊里 (Claudia Valeri) 解釋說,“當時的考古浪潮洶湧,並且因為發現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而掩埋的羅馬城而備受鼓舞。”

德國學者、考古學和現代藝術史之父約翰·約阿希姆·溫克爾曼,深深迷戀著永恒之城羅馬,他在樞機主教亞曆山德羅·阿爾巴尼 (Alessandro Albani) 的保護下在羅馬生活了十三年,對於那些想完成一次“壯游”的旅客而言他就是參照和指南。1763年,他被克萊孟十三世任命為羅馬古物專員。他在梵蒂岡的存在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文物珍寶”已經不單單是構建美學價值的對象,也成為理解和重建歷史的文件。對此,溫克爾曼寫道,“若非親眼所見,談論文物就如瞎子畫畫”。幾個世紀以來羅馬遭受劫掠的痛苦,增强了他保護藝術遺産的敏感性。

1769年,方濟各會的克萊孟十四世登上教宗寶座,為了防止羅馬文物在國外擴散和銷售,他開始建造羅馬的第二個公共博物館,新的博物館從宗座大樓進入。庇護六世於1775年當選教宗,延續了前任克萊孟十四世對博物館的建設,而且更具創新性,推動考古挖掘,購買雕像,為梵蒂岡博物館項目增添壯觀並賦予新動力。事實上,這是第一次由建築師米開朗基羅·西蒙內蒂(Michelangelo Simonetti)設計用於展示古董的大型建築。

助理館長克勞迪婭·瓦萊里解釋說,“展廳內不僅有雕像或半身像,還有淺浮雕和馬賽克,它們都是根據出土文物而設計。圓廳(Sala Rotonda)就是這種情况,它的靈感來自萬神殿,並以奧特里科利(Otricoli)發現的大型馬賽克地板來布置空間;而希臘十字廳(Sala a Croce Greca)的設計與聖海倫和科斯坦薩的巨大斑岩石棺有關;而繆斯館( Sala delle Muse)旨在容納在蒂沃利發現的雕塑組合,展廳四周繪有托馬索·孔卡( Tommaso Conca)按照《帕那蘇斯山》風格創作的濕壁畫,描繪了藝術和哲學的盛典;還有迷人的大理石動物園舘(Sala degli Animali),根據當時的百科全書精神,這個房間旨在容納動物世界中最多樣化的生物”。此外,庇護-克萊孟館(Pio Clementino)對外開放的入口,不再是宗座大樓,而是從梵蒂岡花園進入:一個優雅的樓梯將新建築和之前觀景庭院的“走廊”連接起來。

庇護-克萊孟館藏有1600多件無與倫比的作品,即使在今天,觀景庭院阿波羅雕像仍然吸引著游客們,就像三百年前吸引溫克爾曼一樣,他們在大理石中看到了“古代藝術作品中最高的藝術理想”。

梵蒂岡博物館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

2021 July 05, 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