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聯合國總部所在城市 紐約、聯合國總部所在城市 

聖座常駐聯合國觀察員:更新消除貧窮、保護環境和打擊恐怖主義的承諾

聖座常駐聯合國觀察員卡恰總主教日前在聯大第75屆會議上發表了三次講話,強調要對根除貧窮、保護受造界並終止國際恐怖主義提出整體解決方案。

(梵蒂岡新聞網)根除貧窮、對抗氣候變化和國際恐怖主義:聖座常駐聯合國觀察員卡恰總主教於10月12日至13日在聯大第75屆會議上針對這些主題發表了三次講話。卡恰總主教在首次講話中表示,「貧困的災難始終是當代數一數二的全球性挑戰」,全世界的貧困人口總數「持續居高不下,令人無法接受」。再者,新冠疫情在社會-經濟方面造成的後果,「使得形勢更加危急」,一年內恐怕會有「一億人陷入赤貧處境,導致十年來全球貧困率首次上升」。不僅如此,卡恰總主教還指出,「失業、缺乏機會和社會保護不足,都是促成貧窮、極不平等和排斥現象的因素」。

那麼,該怎麼辦呢?總主教表明,首要之務是教育,「它是幫助家庭和團體跳出貧困循環的催化劑之一」。不幸的是,疫情也在這領域造成負面影響,失學率「急遽攀升」。聖座常駐觀察員提出的另一個要點是對抗藥物貧困,也就是拒絕提供藥物治療和基本藥品的情況。這個因素「日復一日加劇排斥和不平等現象的漩渦,與貧困並肩同行,使窮人變得更加隱形」。

因此,根除貧窮需要「全面的解決方案」。換句話說,就是要結合「貨幣措施與全球政策,促進一種以人為本,尤其是以窮人為本的經濟和發展模型」。根除貧窮的意義「遠超過於經濟成長」:為此,「決策、計劃、機制和進程的目標應當是更好地分配收入、創造就業資源、推動窮人的整體發展,而非單純的救濟心態」。聖座常駐觀察員在這次發言的結尾,說道,根除貧窮意味著讓所有的男女老幼都能「有尊嚴地掌握自己的命運」,並且落實具體措施來確保「被排斥者能融入社會,並促進最弱小者的發展和公益」。

在第二次發言期間,卡恰總主教談論了環境保護。他強調,這個主題「需要國際社會本著共識與共同承諾的一致回應」,因為「在緊密相連的當今世界裡,我們需要思索共同的計劃」。為此,國際社會必須致力於三個層面:首先是要在全球層面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在這方面,卡恰總主教重申,務必廣泛發展可再生能源,推廣「可持續的消耗和製造模式」,以及「秉持預防原則,減緩氣候變化」。

其次,總主教強調,必須加強個人和團體的「社會-經濟架構」,提高這些架構的「彈性」,以「預防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所能造成的傷害,或是把傷害降到最低」。第三個層面則是迫切需要降低有關「暴雨、洪災、崩塌、海平面上升和乾旱等災難的風險」。此外,在尋找技術方面的對策時,也不可忘記「氣候變化中人的面容」。他們是「每天在世界各地遭受生存威脅的男女老幼」,這些人居住的地方本就不穩定,而他們的經濟、社會、農耕和糧食體系在這情況下變得不堪一擊。

因此,對抗氣候變化是個攸關正義和道德義務的問題。常駐觀察員指出,因為這意味著對抗「貧窮、不平等、社會不公,以及其它所有形式的衰退,人們,特別是在最貧困的國家裡的百姓,生活深受其害」。關於這一課題,卡恰總主教強調,環境保護和促進人性尊嚴,二者相輔相成。

談到國際恐怖主義,聖座常駐聯合國觀察員在他的第三次講話中重申,恐怖主義「侵犯人的尊嚴和基本權利」,以及「任何意識型態、理念、種族或宗教的藉口,絕不能用來作辯護」。再者,「恐怖分子完全蔑視生命和基本自由,他們對婦女和兒童犯下難以言喻的罪行,他們毀滅性的行徑野蠻殘忍,這一切應當受到嚴厲譴責」。為了遏止類似的現象,需要提高標準,把「法治國家和基本人權」列入考量,並且「謹慎遵循國際法律」。

事實上,打擊恐怖主義的措施一旦妨礙人們取得迫切所需的合法人道援助,便會衍生其它諸多的問題。因此,這方面的「多邊合作」極其關鍵,必須依照「全球反恐策略的四大支柱」來進行,也就是:應對各種助長恐怖主義擴散的條件;預防並打擊恐怖主義;加強聯合國的角色;以及,確保人權和法治國家受到尊重。另外,卡恰總主教也重申,應當更加關注「網絡恐怖主義,以及恐怖分子不當利用數字科技的問題」,以及「解決恐怖主義的深層原因,對策包括青年教育、個人或團體不受到排斥、消除嚴重的經濟不平等、促進對話,以及尊重多元和共融」。

這位總主教也呼籲「在未成年人方面推動寬容與融入,堅定地促進良心、宗教和信仰的自由權」,因為「缺少這方面的自由,就會營造一種傾向於暴力和極端主義的環境」。為此,常駐觀察員最後呼籲,「秉持尊重的態度,積極地區分政治和宗教領域」;如此一來,「不但能維護所有人的宗教自由,也能保護宗教在社會上培育良心及倫理道德方面不可取代的角色」。

2020 October 15, 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