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DSC_0012.jpg

梵蒂岡展出佛羅倫薩埃及博物館的經典作品

梵蒂岡博物館在“讓收藏成為對話”第二階段的活動中,展出公元前十三世紀的作品,埃及普塔摩斯墓穴浮雕。

(梵蒂岡新聞網)梵蒂岡博物館10月3日下午舉行展品介紹會,藉此開啓“讓收藏成為對話”第二階段的展出活動。新展品是來自佛羅倫薩國家考古博物館埃及新王國時期的普塔摩斯(Ptahmose)墓穴浮雕碎片,是公元前十三世紀的作品。透過梵蒂岡博物館引人入勝的展出,這件藝術品將向來自全世界的參觀者“講述”它的故事。展期從即日開始到明年5月15日結束。

這項展覽屬於梵蒂岡博物館與最重要的國家級和國際博物館進行合作的項目範圍,藉此提供彼此交流、科學研究與發展的寶貴機會,同時倡導一種思想,即博物館乃是知識與研究活動的互動中心,而非積滿灰塵的場所。梵蒂岡博物館館長亞塔(Barbara Jatta)女士強調:“博物館的每項收藏都是一個對話的場所,因此我們決定利用這個絕佳的場所來強調藝術研究有如一場對話的思想。”

目前在梵蒂岡展出的是一幅超細石灰石浮雕,來自塞加拉(Saqqara)大墓地,年代雖然久遠,卻仍保留了原始的色彩和光澤。這件作品是從名叫普塔摩斯的墓穴中發掘出來的,墓主是當時的一位高官顯貴,享有32個尊稱,其中包括“兵部統帥”、“國庫總管”和“王室文書”。

浮雕中,普塔摩斯端坐在左下方,右手緊握權杖,身披一塊圍巾,這些是上層家族的象徵。他的妻子坐在一旁,但只有雙腿隱約露出。面向這對夫妻的是朝他們莊嚴走來的6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他們手中捧著送葬的祭品。7個子女擔任的職務具有極大的象徵意義:他們以送葬祭司的身份獻上祭品,如此與確保永生的陰間有了超自然的接觸,亡者因此可在九泉之下繼續生存。

新王國時期,最重要的官員死後都葬在塞加拉大墓地,但大部分墓穴和内部裝飾品在數個世紀中,有的遭盜竊,有的流失四散,或被損壞,還有一些消失在沙漠下,或流散到全世界的博物館或成了私人的收藏品。在開羅大學學者團隊的努力下,普塔摩斯的墓穴才於2010年重建光明。如今在梵蒂岡博物館展出的浮雕屬於“讓收藏成為對話”第二階段的展出活動,此前曾展出了來自都靈埃及博物館的阿蒙霍特普二世(Amenhotep II)法老跪著的雕像。

2019 October 04,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