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教會必須用“生活的神學”傳播信仰
(梵蒂岡新聞網)在米蘭總主教區大修道院主辦的《天主教學校》雜誌創刊150週年之際,教宗方濟各6月17日上午在梵蒂岡接見了大修道院的培育人員。教宗在講話中描述《天主教學校》雜誌“像一個商店的櫥窗,工匠在櫥窗内展示他的作品,人們可以欣賞他的創造力”。教宗強調了修道院神學教育在當今世界的三個重要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神學為教會生活的信仰服務”。教宗說,神學“對激發和引導人去探索生命的意義具有重大責任”,今天尤其如此。教宗提醒這些修道院的培育者要捫心自問,該如何將信仰的真理傳播給當今世界。
第二個方面是,“神學應能培養通曉人性與關懷的人”。教宗強調,“每一个獨特的聖召都是在教會的心中誕生、成長和發展的”。那些蒙召成為司鐸或修會會士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經驗,修道院的培育者必須接觸“蒙召者的整個人”,包括他們的“智慧、感情、心靈、夢想和抱負”。
教宗解釋道,一個好的培育者“表現出有服務的態度,我們能稱之為‘服事真理的’態度”,這正是因為涉及到“人的具體存在”。修院的修士們必須能夠從他們的培育者的榜樣中學到更多,而不是從他們的言語中學到更多;學習如何向他人開放並為他們服務,特別是最需要幫助的人。
最後一個方面是,“福傳是服務的核心”。教宗表示,福傳絕不是勸人改變信仰,它是培育者為教會服務的核心。教宗解釋,福傳就是“將人吸引到基督跟前,促使人與祂相遇,讓祂改變你的生活,祂能讓你幸福,每天都成為一個新的受造物,以及祂的愛的可見標記”。
於是,教宗提醒在場的米蘭大修道院的培育者們說,是天主聖神“把我們帶入到天主的奧跡中,並使教會使命具有意義”。因此,神學家必須向世界開放,成為受聖神所引領的圓滿真理的“體現”。教宗說:“事實上,教授神學和學習神學就是處在前沿,是福音與人們的真正需要相遇的前沿。”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一種生活的神學,能給出‘味道’和知識的神學,這是地方團體籌劃和實施教會性對話、同道偕行對話的基礎,好能在今天的文化變革中再傳福音。”
最後,教宗希望他的反思能幫助米蘭大修院的培育者們“培養為信仰、為教會和世界服務”的使命。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