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宗方濟各在主持彌撒聖祭 教宗方濟各在主持彌撒聖祭  (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發表《我渴望而又渴望》宗座牧函

教宗方濟各6月29日發表《我渴望而又渴望》宗座牧函,邀請全體天主子民克服只喜歡外在形式的唯美主義和禮儀上的草率敷衍,教宗強調:“不傳福音的禮儀慶典是不真實的。”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6月29日發表了《我渴望而又渴望》(Desiderio desideravi)宗座牧函,邀請全體天主子民按照梵二大公會議精神,了解感恩慶典的深刻意義,並鼓勵進行禮儀培育。該牧函共有65段,它是2019年2月聖座禮儀及聖事部全體大會的成果以及隨後《傳統的守護者》(Traditionis custodes)手諭的主旨。

《我渴望而又渴望》宗座牧函重申在禮儀中教會共融的重要性,而這禮儀則是源自梵二大公會議的禮儀改革。牧函指出,這不是新的指令或是有特定規範的訓示,而是為明白禮儀慶典的美好及在福傳中的作用所作的省思。牧函在結束時呼籲:“讓我們放棄爭論,一起聆聽聖神對教會所說的話;讓我們守護共融,繼續驚嘆於禮儀慶典之美。”(65)

教宗在牧函中寫道,基督信仰要麽是與生活的耶穌相遇,要麽不是。“禮儀為我們保證了這相遇的可能性。我們不需要對最後晚餐的模糊記憶,我們需要的是臨在於那個晚餐中。”回顧梵二大公會議《神聖公會議》(Sacrosanctum Concilium)禮儀憲章的重要性,它使教會重新發現禮儀在神學上的理解,教宗表示:“我希望慶祝基督信仰及其在教會生活中必然結果的美好不要被對其價值膚淺和簡化的理解所破壞,或更糟的是,它被用來為某些意識形態觀點服務。”(16)

接著,教宗解釋道,“參與感恩祭不是我們自己取得的成就,好像我們可以在天主和弟兄姐妹面前誇耀”,另外,“禮儀與苦行的道德主義毫不相關:它是上主逾越的恩典,我們要以順服的態度接受,它使我們的生活煥然一新。如果沒有祂渴望與我們一起吃逾越節晚餐的吸引力,我們就不能進入晚餐廳”。(20)

為從精神世俗中得到治癒,我們需要重新發現禮儀之美,但這個重新發現,“不是尋求儀式的唯美主義,它只滿足於禮儀的外在形式,或只滿足於對禮儀規則的嚴格遵守。當然,此處絕非讚同相反的態度,那將簡樸與草率、本質與無知的膚淺性、禮儀行為的具體性與讓人不悅的功用主義混為一談”。(22)

教宗解釋道:“禮儀慶典的每一個方面都必須用心進行(空間、時間、動作、語言、物件、服飾、歌曲、音樂等),每一個規則都須遵守。”

那麽,我們如何才能恢復圓滿生活出禮儀行動的能力呢?面對後現代主義、個人主義、主觀主義和抽象唯心主義的困惑,教宗邀請我們重返梵二大公會議禮儀憲章的教導。禮儀儀式之爭的背後,存在著教會觀念的不同。教宗明確指出,我們不能說承認大公會議,而不接受源自於《神聖公會議》禮儀憲章的禮儀改革。

在《我渴望而又渴望》宗座牧函中,教宗引用神學家瓜爾蒂尼(Romano Guardini)的話說,如果沒有禮儀的培育,“禮儀和禮儀文獻的改革就不會有多大的幫助”(34)。教宗執著於培育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修道院的培育工作。“在修道院中設立神學培育的禮儀知識,也必會在牧靈行動中產生積極效果。教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能在禮儀中找到頂峰和泉源。”“不傳福音的禮儀慶典是不真實的,同樣,在慶典中不將人帶向與復活的主相遇,就不是宣講。若沒有仁愛的見證,禮儀慶典與宣報就只是鑼聲鈸響而已。”(37)

教宗進一步強調教育人理解象徵性符號很重要,這對現代人越來越困難。一種有益的方法是要認真對待“慶典的藝術”,“不能將它簡化為僅僅為遵守規則,更不應該將它視為沒有規則的奇異想象及創意。禮儀本身就是一種規範,規範本身絕非為自己而設,而總是服務於願意守護的更高的現實”。(48)禮儀慶典的藝術不是通過“經常參加公共演講或溝通技巧課程”來學習的,而是“需要勤於舉行禮儀慶典,讓慶典本身向我們傳遞它的藝術”。(50)在“禮儀慶典的聚會中,靜默佔據絕對重要的位置”,在這靜默的時刻“激起痛悔和皈依的渴望;並喚起我們聆聽聖言和祈禱的行動;促使我們樂於朝拜基督的聖體寳血”。(52)

在牧函的結尾,教宗要求“所有主教、司鐸和執事、修道院的培育者、神學系和神學院的教員、以及所有男女教理老師,幫助天主的神聖子民獲取一直以來都是基督信仰靈性的首要源泉”,重申《傳統的守護者》手諭中的規定。好使“教會能用不同的語言獻上能表達合一的唯一而真切的祈禱”,這唯一的祈禱就是《羅馬禮儀經書》,它是源自大公會議禮儀改革的精神,並由教宗聖保祿六世和若望保祿二世所確定。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

2022 June 30, 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