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見普世博愛運動成員 教宗接見普世博愛運動成員 

教宗接見普世博愛運動成員:以對話和開放的心為福音作見證

在普世博愛運動全體大會閉幕之際,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接見了該運動的成員。教宗邀請他們「活潑地忠於」創始人盧嘉勒留下的神恩,繼續該運動的道路。

(梵蒂岡新聞網)對話、向他人開放的心,以及克服各種以自我為準則的態度,好能繼續走創始人盧嘉勒(Chiara Lubich)指出的道路。教宗方濟各2月6日接見普世博愛運動成員時,談論了上述原則。該運動於元月24日至2月6日召開全體大會,選出卡蘭(Margaret Karram)女士為新任會長。教宗對該運動的使命表達了期勉,提供三點反思:創始人後的時代;危機的重要性;以及言行一致、實事求是地活出靈修。

普世博愛運動創始人盧嘉勒女士於12年前與世長辭。教宗向該運動成員表示:「你們蒙召超越自然會有的迷失感和人數減少,持續積極地表現出創會神恩。」為此,普世博愛運動成員必須秉持「活潑的忠信」;換句話說,就是要「繼續忠於創會的泉源,同時要努力針對這個泉源再三反思,並在與新的社會及文化處境交談的過程中把這泉源表達出來」。

「你們靈修的特色在於對話,以及向不同的文化、社會和宗教背景敞開。這靈修特色當然能有助於這個進程。」向他人開放的心始終需要加以培養:福音應當傳給所有的人,但不可勸人改教。福音是「每個時代和每個地區嶄新人性的酵母」。「這種開放和對話的態度將能幫助你們避免各種以自我為準則的情況。以自我為準則始終是個罪、是個從鏡子裡看自己的誘惑」。教宗期許眾人不要以自我為準則,卻要坦率直言、行事透明,以勇氣和真理來應對各種難題,一直遵從慈母教會的指導,並回應真裡和愛德的需求。

第二點是危機的重要性。教宗強調,假若沒有危機,誰也活不下去;對個人和團體的生命而言,危機是種祝福。衝突是負面的,危機則不然。教宗闡明,「每個危機都是新的成熟境界的召叫;它是聖神的時機,激發出努力更新的需求,而不在人類複雜又矛盾的處境前沮喪氣餒。今天人們很重視面對困境時的韌性,也就是積極應對困難、從中汲取機會的能力」。

管理者的職責在於「採取更好、更有建設性的舉措來應對團體和組織的危機」,雖然危機涉及個人的良心層面,需要各層級的非管理者也謹慎以對。教宗提及一個從隱修士傳下來的好規則,「它不僅適用於個人的危機時刻,也能普遍用在靈修陪伴上,即:睿智地區分外庭和內庭。根據教會經驗和傳統的教導,這種區分必不可少。事實上,管理領域和良心領域的重疊,為濫權和其它侵犯創造出空間。我們看到過這種情況」。

第三點是普世博愛運動成員應該言行一致、實事求是地活出他們的靈修,並以耶穌的祈禱為核心,「願眾人合而為一」。這需要對內和對外的雙重任務,教宗說:「關於對外的行動,我鼓勵你們如同天主的婢女盧嘉勒樹立的許多典範那樣,懷著那跨越重重藩籬的友愛,成為關懷的見證人, 抵達各種人性處境。」

親近人群的道路要從貧困弱小者那裡開始,並與眾多善心人士同心協力,「促進正義與和平」。切莫忘記「關懷、親近乃是天主最真實的語言」。此外,教宗也鼓勵普世博愛運動進一步推動眾議精神、共同責任,以及全體成員的參與。人人都能為他人發揮自己的所長,真誠而自由地抒發己見,這是一個該當遵循的「共融邏輯」。

教宗最後邀請普世博愛運動成員,效法盧嘉勒「不斷聆聽基督在十字架上遭受遺棄的呼聲」。由此而來的恩寵能在我們內「激起慷慨,有時英勇的回應」。這份恩寵「能把苦難,甚至是悲劇轉變成人類光明與希望的泉源」。教宗感謝該運動「持續為教會和世界提供喜樂的福音見證」。教宗降福在場眾人,並將普世博愛運動的所有成員託付於教會之母。

2021 February 08,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