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主持三鐘經 教宗主持三鐘經 

教宗三鐘經:天主因我們人類而令自己受“玷汙”

教宗在三鐘經祈禱中省思耶穌與癩病人的相遇。他將他們定義為法律的“違規者”,表現出在反對不包容的成見下的親近與憐憫。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2月14日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誦念三鐘經祈禱活動。當天的福音記載耶穌治好癩病人(谷一40-45),這個舉動在當時社會是一個令人震驚和違規的,因為當時癩病人被視為不潔,被社團完全排除在外。教宗指出了耶穌這個舉動的新穎處,祂撫摸那位癩病人,這是難以想象的。

就這樣,“耶穌實現了祂所宣揚的好消息:天主接近我們的生活,祂對受傷的人的命運有憐憫之心,祂來推倒一切阻礙我們與祂、與他人和我們自己建立關係的障礙”。教宗指出,福音中說的“耶穌看到癩病人時動了憐憫的心”。可以用三個詞表達天主的風格:接近、憐憫和愛撫。

教宗解釋道,在治好癩病人的事跡中,有兩個違規行為:第一個是癩病者所犯的,他違反法律的規定而接近耶穌。他的癩病被認為是天主的懲罰,但他“從耶穌身上,可以看到天主的另一張面容:不是責罰的天主,而是憐憫和愛的天主,祂使我們脫離罪惡,絕不將我們排除在祂的慈悲之外。這樣,人能夠走出孤獨,因為在耶穌内找到分擔自己的痛苦的天主”。

在耶穌治好癩病人的事跡中第二個違規行為是耶穌的行為。祂超越禁止與患病的人接觸的法律。耶穌動了憐憫的心,祂不僅與癩病人説話,還伸手撫摸他(參與:41節)。

教宗表示,“用愛撫摸意味著建立關係,進入共融中,參與別人的生活,直到与他人分擔傷痛。耶稣以这种举动體現出天主不是無動於衷,祂沒有保持‘安全距離’,相反地,祂以憐憫的心接近、撫摸我們的生活,以溫柔治癒我們的生活。這是天主的風格”。

癩病是諸多疾病或狀況的象徵,即使在今天,世界各地也有很多人在受苦,因社會偏見,他們時常受到歧視。教宗說,“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經歷傷痛、失敗、痛苦和自私,這些會使我們向天主和他人封閉自己”。在這些面前,耶穌向我們宣揚,天主不是一個抽象的觀念或教義,而是因我們受傷的人類而令自己受“玷汙”,祂不怕與我們的創傷接觸。

最後,教宗邀請信眾走出孤獨,克服恐懼。他也籲請我們向癩病人和耶穌學習,成為“違規者”。

2021 February 15, 11:51

《三鐘經》是紀念天主降生成人無限奧跡的經文,每日誦念三遍,即清晨六點,中午十二點和晚上六點聖堂敲響鐘聲的時刻,因此在中文語境中被稱為三鐘經。而三鐘經的拉丁文名為Angelus,取自第一句“上主的天使向瑪利亞報喜”(Angelus Domini nuntiavit Mariae)的第一個單詞。《三鐘經》由三條論及耶穌基督降生成人奧跡的短句和三遍《聖母經》組成。在每個主日和重大瞻禮,教宗都會從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眾一同誦念此經文。念經前,教宗會發表簡短的講話,講解當天的讀經;之後,教宗會問候廣場上的朝聖者。從復活節到聖神降臨節,《三鐘經》由《天皇后喜樂經》代替。後者是一篇紀念耶穌基督復活的經文,以三遍《光榮頌》為結尾。

最新的三鐘經/天皇后喜樂經

閱讀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