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4-partecipanti-assemblea-ifad-1550131781310.JPG

教宗在國際農發基金:根除飢餓,不可推諉塞責

教宗方濟各在國際糧農組織羅馬總部出席了國際農發基金第42屆理事會,主題為「農村的創新和創業」。

(梵蒂岡新聞網)我們的社會在不同「知識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全世界仍有眾多人口「忍受飢餓和營養不良」。教宗方濟各2月14日在國際農發基金第42屆理事會上如此表示。本屆理事會主題為「農村的創新和創業」。教宗表明,為達到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國際社會、民間社團和掌握資源的人」應當同心協力,「切莫推諉塞責,卻要承擔起責任,提供具體且實際的解決方案」。唯有如此,才能讓飢餓步入歷史,不再是當下或未來的現況。

貝爾格里奧教宗用西班牙語發表了這篇講話。他表明,出席該理事會開幕式,旨在帶去「世界上受苦弟兄姊妹的諸多渴望與需求」,以期眾人能聆聽「他們的呼聲」,顧及「他們的擔憂」,在凝視「他們的面容」時,不會感到羞愧。這些弟兄姊妹生活在「不穩定的處境」中:空氣與河川遭到汙染,自然資源枯竭,土壤酸化,家用和農耕水源不足,衛生設施嚴重匱乏,住屋殘破不堪。

聖座向來讚賞「國際機構為消除貧窮作出的努力」,懷著信賴之情對國際農發基金的工作寄予厚望,祈願該基金能「創造前所未聞的機遇」,「打消各種疑慮,讓各地人民都有條件滿足各自的所需」。提到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尤其是「根除貧窮、對抗飢餓,以及促進糧食主權」,教宗闡明,「如果農村沒有發展,這一切都不可能實現」;關於農村的發展「已討論多時,但至今尚未落實」。「弔詭的是,全世界超過8.2億飢餓和營養不良的人口,絕大多數生活在農村,而且他們就是生產糧食的農民」。

面對許多人悲慘命運的問題,必須「攜手合作、達成共識、加強聯繫。當前的挑戰如此錯綜複雜,我們無法再用緊急措施臨時加以應對」。相反地,我們得「讓貧困者直接成為主角,不能只把他們當作是接受援助的對象,以免他們養成依賴感」。這需要始終「以人為本」,而「醞釀中的新進程不能總是外界加諸的模式,卻要源自當地的文化」。為此,教宗勉勵聯合國機構「充分放權,推動南南合作,使資金來源和行動方法更加多樣化」。

教宗最後祝願,飢餓徹底被擊潰,「正義與繁榮得以實現」。在本屆大會的主題方面,教宗表示,「必須寄望於創新、企業能力、當地人士的角色,以及生產過程的效益,促使農村發生改變,最終根除營養不良,並促成農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在這個情況下,務必促進『有良知的科技』,讓科技真正地為窮人服務」。

2019 February 14, 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