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科普特東正教信友見證教會合一運動的美好
(梵蒂岡新聞網)今年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的主題是“我們在東方見到了祂的星,特來朝拜祂”(瑪二2),教宗方濟各以在羅馬城外的聖保祿大殿主持的晚禱從而結束祈禱週的活動。這個普世大公的祈禱活動回顧所有基督宗教團體走向上主的合一旅程。今年的主題是由中東的基督徒所選擇,在中東的這片土地上有許多不同禮儀傳統的基督徒生活在一起。在埃及也同樣如此,那裡的天主教與東正教之間有著強有力的共融關係。為此,梵蒂岡新聞網近日採訪了普世博愛團體的成員、埃及東正教徒經濟學家薩拉馬(Sherin Salama)女士。她講述了埃及基督宗教各團體合一祈禱運動的熱忱,以及科普特東正教會與天主教會的友好關係。
薩拉馬首先表示,在埃及,天主教會與科普特東正教會有著良好的關係,雙方的友好關係也來自信友基層。兩個教會之間有很多交流,有許多混合祈禱的團體活動。埃及的基督教協會成立了許多平信徒團體,有一些涉及社會工作,以及為婦女、為窮人或為青年人服務的小型委員會。多個教會團體在許多方面共同工作的願望總是越來越靠近。她舉例說,一年前,聖女小德肋撒的聖髑在埃及全國巡迴,許多東正教徒都參加了,聖髑巡迴活動為所有人都是一個大節日。另外,天主教徒也常去科普特東正教會隱修院朝聖,從來沒有區分說:這個是你們的聖人,那個是我們的聖人。聖人屬於我們所有人。
在談到舉行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的活動時,這位科普特東正教徒表示,基督徒合一祈禱週活動在開羅和亞歷山大城最為人所熟知。她介紹說,科普特東正教徒不時地會去聖公會、福音宗、希臘東正教和亞美尼亞東正教會的教堂。人們每一次去不同教堂都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時刻,因為都渴望彼此了解並體驗每個教會的美好。
接著,薩拉馬也談到在疫情大流行期間,不同教會團體通力合作為窮人、孤獨者、老人和新冠肺炎患者服務。她強調,在埃及和中東等非基督宗教占主導地位的背景下,基督徒之間的合一有重要的價值。薩拉馬解釋,耶穌親自召叫基督徒作愛的見證人,“這樣他們就會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參閱:若十三35)。
最後,她談到了作為一個科普特東正教信徒參加天主教普世博愛運動的意義。她說:“事實上,通過在普世博愛運動中讓我更好地了解我自己的教會,因為我們之間相互的愛激發了我們願意了解、去愛彼此的教會及其富饒,視之為自己的教會。我感到自己是兩個教會之間的一座橋樑。”
薩拉馬總結道:“正如聖保祿所說,身體不可能全是眼睛,也不能全是手,它是由不同的部分所組成。這構成了基督宗教的美。”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