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虐兒童 受虐兒童 

保護兒童與本地化措施,聖座與男女修會總會長舉辦線上會議

聖座保護兒童委員會,以及國際女修會總會長聯合會及男修會總會長聯合會旗下的保護兒童委員會,共同舉辦了一場線上研討會,旨在分享各地有關預防打擊侵犯問題的現況、職責和指南。

(梵蒂岡新聞網)國際女修會總會長聯合會(UISG)及男修會總會長聯合會(USG)與聖座保護兒童委員會攜手促進眾人對於侵犯兒童現象的認識,並在國際層面提出打擊這問題的方法。為此,這三個單位於12月1日下午共同舉辦了線上研討會,主題為「保護的職責與本地化」。在會上發言的講者來自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多年來致力於研究兒童受侵犯的問題。他們的觀點在教會、心理和法律領域均有所貢獻。

在圓桌會議的開幕致詞中,身為心理學家的波哥大輔理主教阿里(Luis Manuel Alí Herrera)描述了拉丁美洲的社會特徵,並揭露關於兒童色情影像和未成年人賣淫的黑暗面。阿里主教警惕,民眾對這現象所知甚少,加以否認;而這現象往往牽涉到極度貧困的處境和隨之而來的喪失羞恥感。再者,除了常見的熟人加害案件之外,對青少年的性剝削也隨著觀光業的成長而增加。

就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阿里主教指出,由於兒童年紀小,他們對這問題一無所知,也不認識社會規範,經常被當作消費品和剝削對象,甚至連親生父母也會把自身的挫折投射到孩子身上。為此,這位輔理主教認為,托努奇(Francesco Tonucci)提出的「兒童之城」是個值得效法的典範,也就是以兒童為參考點,對城市採取新的規劃設想。阿里主教表示,「教會應當成為兒童的安全場所」,家庭、學校和數字環境也該如此。「眾人必須彼此相連、互相扶持,以提供適當的保護」。

接著,菲律賓心理治療師迪利亞科(Gabriel Dy-Liacco)從國際神學委員會的《信仰與本地化》文件出發,深入探討宗教團體、修院和堂區提供培育的重要角色,並討論不同社會裡多元的文化價值觀。比方說,有些家庭看重團體權益和價值;某些民族比較外向,另外有些民族則是榮恥心重。基於上述的文化差異,必須培養透明、真實、自覺、信任和親密等觀念。「全人的觀念和長期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而度奉獻生活者可以投入諮商輔導的工作。在與會者的提問下,這位心理治療師建議,相關人員應當毫不遲疑地與家長合作,通過各項計劃來教導兒童什麼是性侵犯。

在圓桌會議閉幕之際,阿里輔理主教針對大修院裡的情感培養再次發言。大修院裡的情感培養「並非學術性質,而是情感層面;它不只是幾個機構的工作成果,更是全體天主聖潔的子民」共同努力得來的果實。「有關麥卡里克的報告讓我們理解到,包庇案情與教權主義之間存在著直接關係。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治癒教會,斬斷教權作風在制度上的千絲萬縷」。

2020 December 03,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