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主持世界穷人日弥撒:我们需要爱的勇气,在穷人身上投资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11月15日常年期第卅三主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当天也是第四届世界穷人日,百余位世界穷人的代表在场出席。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指出,基督徒不可谨小慎微,只限于遵守规诫,却不肯冒险为他人服务。相反地,应像忠信的仆人那样勇于冒险。
弥撒福音中记述了耶稣讲的“塔冷通的比喻”,家主在远行前将自己的财产托付给他的仆人,要他们用以赚取更多的利息(玛廿五14-30)。教宗表示,这个比喻蕴含著一个使我们终生受用的训诲。家主拥有一笔巨大的财产,他没有为自己保留,而是按照仆人的能力交给他们。教宗说,“对我们来说,一切也都始于天主赐予的恩宠”,始于天主“放在我们手中的恩典”。
“我们是携带巨大财富的人,这不取决于我们拥有多少,而是因为我们的所是:我们领受了天主赐予的生命、祂在我们内注入了善以及不可磨灭的美,因为我们是祂的肖像,我们每个人在祂眼里都是宝贵的,都是历史上独一无二和不可取代的!”
可是,“在我们注视自己生命时,经常只看到我们欠缺的部分。于是,我们就屈服于‘要是如此就好了’的诱惑:要是我有那份工作就好了,要是我有那座房子、有那些钱和成就就好了,要是我没有那个问题、要是我周围有更好的人就好了!”
教宗说,以这种方式思考,看不到我们自己拥有的善和天主赐予我们的恩典。天主信任我们,希望我们每个人善用所领受的恩典在当下行善,而非在毒害心灵且无益处的思念中将它失去,这种思念让我们总是盯住他人,看不到上主留给我们运作的机会。
那让塔冷通赚得利息的是“仆人的作为”,即“服务”。教宗解释道,服务“赋予生命意义”,那么,服务的形态是什么?
“在福音中,善仆是那些勇于冒险的人。他们不是小心翼翼和考虑周全的人,不把所领受的收藏起来,而是予以善用。因为善若不投资,就会失去;衡量我们生命的尺度不在于我们存放了多少,而是我们结出了多少果实。多少人一生只是积蓄,思念过好生活胜于行善。但追求所需却不关注那些有需要的人,这种生活是多么的空虚! 如果我们领受了恩典,就应赠送出去。”
在这个比喻中,仆人的忠信在于能够勇于冒险,因为对天主的忠信意味著让自己的生命因服务的需求而操劳。教宗继续表示,“若基督徒把牌压在防守上,只在遵守教规和诫命时才出击,这很悲哀”。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只是不犯错还不够,这种生活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丝毫不作恶,却将所领受的恩典埋藏起来,这还不够,因为这行径如同耶稣所斥责的可恶懒惰的仆人的所为。
比喻中的家主向不忠信的仆人解释他本应如何行事,对他说,他该将领受的塔冷通交给钱庄里的人,然后连本带利取回交还给家主。我们在天主面前也该这样做。那么,对我们而言,谁是这些能获得永久利息的“钱庄里的人”呢?教宗指出,是穷人,我们不应忘记他们!
“穷人是福音的中心,若没有穷人,我们就无法领会福音。穷人在耶稣身上体现出来,耶稣原是富有的,却贬抑自己,成为贫困的,替我们成了罪,这最恶劣的贫穷。穷人给我们确保一种永恒的收益,并从此时起就已使我们在爱中变得富有。这是因为,需要对抗的最大贫穷是我们缺乏爱的贫穷。”
向穷人伸出援手,在爱中勤于行善,如同弥撒的第一篇读经中所称赞的那个妇人一样(参阅:箴卅一10-13)。在临近圣诞节之际,教宗谈到这个庆节说,以往人们要问:“我能买什么?我还能得到什么?”现在我们应换成另一句话:“耶稣奉献了自己,在马槽中诞生,我能给予别人什么,就像耶稣那样?”
教宗最后总结道,不与他人分享的人乃是浪费了自己的一生,最终“变得贫穷”。“在生命结束时,真相将显露出来:尘世以为成就、权力和金钱能赋予生命意义,这个虚幻将会消失,而我们所施予的爱将展现出它才是真正的财富。如果我们不想贫乏地度日,就该恳求在穷人身上看到耶稣,透过穷人服事耶稣的恩宠”。